首页 > 要闻 >

千载家风应未坠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天平宣

北宋名臣范仲淹起家孤寒,世守寒素,一生宦海浮沉却始终秉持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赤诚之心。他“先忧后乐”的思想已经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成为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范仲淹不仅为官方面心怀天下、清正廉洁,治家教子方面也极其严谨,形成了清廉俭约的优良家风。

范仲淹祖上并不显赫,是安分积德之家。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再嫁朱氏。年少时的范仲淹就能安贫乐道,立志苦学。冷水沃面、划粥断齑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无不表现出他发奋苦读的坚强毅力和胸怀天下的报国之情。孟子云:“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说的是人的品德、智慧、本领、知识,往往产生于灾患之中。范仲淹出身贫寒,却也给了他淬炼本领的机会。克勤克俭的精神品质也凝练成了范氏家风的重要内涵之一。

范仲淹崇尚孝道,将“孝”作为立身之本。他的成长离不开范、朱两家优良家风的熏陶。范仲淹登进士第后迎母归养,母亲去世后为母守丧,让我们看到了范仲淹对母亲的至深之情。为官后,范家、朱家因范仲淹而贵,范仲淹也不忘履行孝道,恢复范姓而犹念朱家的养育之恩,上奏请求加封父母和继父,笃于情又笃于义。大孝之人,必能行大仁之政,正是因为范仲淹奉亲至孝,拳拳至诚,才使他拥有“先忧后乐”的胸怀,为百姓谋福利,鞠躬尽瘁。

范仲淹一生洁身自好,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即使身居高位也不忘教育子女,为了传承家风,范仲淹写了《家训百字铭》。短短篇幅,承载了范公一生恪守的美德,也让人读到了范公对儿孙的严格要求。从孝道忠勇、兄弟互爱、勤学尊师、邻里和睦、尊长怀幼、为人谦恭、勤俭节约、爱护生灵等方面,要求儿孙坚守传承。大到家国大义、品德品行,小到平日里书写用纸、对五谷之感恩等,范公都提出了要求。范公清苦俭约,其子孙又皆守其家法,其四子尤其能传承父亲风范,所以家风得以弦歌不辍。

花甲之年的范仲淹,经历了一生奔波操劳,仍然不忘孜孜民事。范仲淹拿出自己的积蓄交由兄长范仲温购置千亩田地,开办义庄,并与族中长辈共同商议了义田管理办法,形成《义庄规矩》。范公早年艰辛的生活经历是其开办义庄的原动力,他开办义庄并不是为了独享富贵,而是为了照顾贫困的族人。范公的子弟建议他在洛阳附近购置田产作为养老之地,他回答说:“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居室乎?”可见他所注重的是“道义之乐”并非“形骸居室”,他把薪俸积蓄投入济养族人的义庄中,正是他“先忧后乐”精神的体现。

范仲淹在桐庐主政时,为严子陵建造了祠堂,并写下《严先生祠堂记》,写下了“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的赞语,而这恰恰也是范仲淹高风亮节的写照。范仲淹在给友人的诗中写道:“素心直拟圭无玷,晚节当如竹有筠。”晚年的范仲淹表示,自己要如竹子般坚韧挺拔、有节操。范公去世后,北宋官员蔡襄说道:“公薨之后,独无余资。君国以忠,亲友以义,进退安危,不易其志。立身大节,明白如是。”范仲淹一生以孝悌传家,以俭约治家,以“孝悌”“俭约”之家风家训,践行“先忧后乐”之精神,范氏家道正大、家运鼎盛,千载不衰,可见其故。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31

推荐阅读

千载家风应未坠

· 2023-08-31 11:22:46

余额宝是什么

· 2023-08-31 09:21:00

珍姐获颁证书奖杯

· 2023-08-31 08:58:38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诚聘英才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8-2020 icebox.rexun.cn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热讯经济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05723号-6
文章投诉邮箱:2 9 5 9 1 1 5 7 8@qq.com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