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1日)2022年带给房企的压力与考验是空前的。“断供风波”、“债务危机”、“政策救市”等成为全年行业的热词。此刻,对于房企而言依旧是“十字路口”,11月的金融政策能否落地,资本能否健康回流,依旧是未知数。无疑,政策在引导居民购买行为趋于理性的同时,也限制了房企发展的步伐。
逆境或是检验房企实力的最佳载体,在此背景下,如何成为行业翘楚,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更加依赖于房企对于趋势的把握。
【资料图】
观点指数认为,房企面临的困境是高速发展降速后的“并发症”,首当其冲的是销售端的明显缩量。
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显示,1-12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12125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3%;商品房销售额118648亿元,下降26.6%。而从各月份表现来看,除6月交易量较高外,即便是9、10月这样的传统旺季,楼市依旧较往年降幅明显。
楼市的低迷将迅速传导至土地市场,两者的关系更像是经济学中的“互补商品”。
2022年,整体土地成交规模显著下降,多数城市供地计划完成率偏低。从目前已完成集中供地城市的成交金额来看, 22城累计揽金1.77万亿元,相较于2021全年的2.66万亿元下降超30%,少成交了近9000亿元。
资本是逐利的,当地产行业的敞口增大时,流动性危机的到来也只是时间问题。
2022年全年,出险房企的数量与日俱增,“展期”、“重整”、“违约”等词汇不断涌出。观点指数统计,包括融创中国、绿地集团、恒大地产在内,已有42家房企触及债务违约条款。其中,美元债违约占主导地位,这同样导致了2022年5月以后的美元债市场基本宣告“暂停”。投资者在期盼房地产“三支箭”加速落地,以及更多的“救场”金融政策。2023年境内地产债到期偿还量超过3500亿元,共计400余只,中资美元地产债到期金额为520亿美元,共计200余只。
然而,“蛋糕是有限的”,政策总体会更多偏向未有债务违约、资金雄厚的房企,涉及到的出险房企仍占少数。所以对于大部分房企来说,流动性承压依然是企业的现实问题,“自救”依旧是唯一的方案。
“三支箭”效果初显,股权融资重启。
去年11月,“金融16条”正式出台,涉及房地产开发贷、个人贷款、存量融资展期金融等16条措施。自该政策出台后,信贷、债券、股权“三支箭”更是开始加速落地。截至目前,银行授信房企金额接近5万亿元,另有8家房企储架式注册发行总金额超过1200亿元;此外,披露股权融资意向的上市房企至少超过了30家。
不过出于谨慎考虑,房地产行业融资环境彻底回暖是项系统性且漫长的工程,资本市场对于房企的“偏爱”很难恢复到过往水平。部分房企的债券融资仍需要国家层面给予信用担保,市场信心完全恢复尚需时日。
2023年,观点指数将通过营运、财务、管理、商业模式、品牌五大维度综合评价上市房企在过去一年的表现,并于3月22日举办的“2023观点年度论坛”上隆重揭晓。
上市企业30强(地产G30),以综合全面的维度、客观公正的方式记录、表彰在2022年表现卓越的上市企业,旨在表彰那些位于行业顶尖位置的房地产上市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地产G30研究成果在卓越企业表现的基础上,推出了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财务信息考量。“2023上市房企盈利回馈能力卓越表现”聚焦于企业的利润管理能力,从成本和收益角度出发,评选出优质的财务管理企业;“2023上市房企再融资能力卓越表现”将不拘泥于传统的流动性考察,通过各项财务指标,综合衡量已上市房企全年的再融资实力;“2023上市房企信用卓越表现”,总结在艰难环境中信用表现卓越、杰出与非凡的上市房地产企业。
在关注企业的经营之外,地产G30同样关注企业的其他实力。我们通过调查与申报等方式,不仅审慎考量企业是否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与规范体系,同时也衡量企业是否在产品规划、营销推广、商业运作模式、资本运作方式等方面都具有领先的创新能力和成熟经验,也包括对企业品牌认知度、社会责任等维度的考量。
责任编辑:Rex_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