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郑州10月21日电 题:中国“双创”赋能各行各业
中新社记者 李贵刚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
自2015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简称“双创周”)以来,中国“双创”跑出加速度,呈现百花齐放之势。这从2021年全国“双创周”可以窥见一斑。
在郑州主会场主题展上,从全国择优遴选的144项创业创新项目集中展示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和新成果,涵盖文旅、农业、医疗、消防等领域展现了中国创新的“加速度”。
在“黑科技”展台,每天发布两款高端前沿科技产品,聚焦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基因、虚拟现实等领域的全新产品,筛选创新、尖端、前沿、颠覆性项目进行集中展示,让公众近距离感受最新科技成果带来的新变化。
“众”而成势,“创”而力行。七年来,中国“双创”也在加速赋能各行各业。
5G自由视角服务北京冬奥会,太空面窗将用于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出舱,云南少数民族“绣娘”产品远销马来西亚、南非等国……纵观今年全国“双创周”,一大批优秀科技创新创业成果已经落地转化。
“北京冬奥会中自由视角技术的供应商就是我们孵化培育的企业。”华侨城集团康佳之星企文部副总经理邓嘉璐在主题展上向中新社记者介绍5G自由视角项目时表示,“实现直播画面‘千人千面’,观众就能当裁判,再也不怕‘黑哨’了。”
“从神舟七号到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使用的出舱航天服头盔面窗都是我们中心研制。”郑州大学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春太在“黑科技”展台上介绍说,“我们突破了重重难关,采用完全自主创新的工艺路线,形成了一整套核心技术体系,实现了航天服面窗的自主可控制造。”
不仅如此,很多优秀产品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智联网巴士“小宇”被用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智慧农业“农事大脑”让农民“飒”起来,“犀牛鸟”为机场跑道护航。
中国科技部副部长邵新宇表示,“十三五”以来,中国创新创业的科技含量稳步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快速壮大,带动就业效应不断增强,创新创业体系不断完善。
在第九届中国创业投资行业峰会上,有专家称,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从2015年第29位跃升至2021年第12位。
在“科创中国”新时代创业者说活动上,有数据显示,众创空间、孵化器、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数十万“双创”载体吸纳了逾千万人就业。(完)
责任编辑:Rex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