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A股三大股指持续震荡,半导体、国产芯片等板块逆势走强,板块涨幅超2%,半导体板块中,华为电子、亚翔集成等多只个股涨停。
近期,半导体板块迎来高光时刻,刚刚宣布冲刺科创板,中芯国际又披露其一季度实现营收和利润高增长,且二季度业绩指引依然保持乐观;同时大基金二期出手20多亿投向紫光展锐,半导体行业的高景气度可见一斑。
机构指出,市场风险溢价已有见顶迹象,后期政策取向仍将偏松,科技股最差的时期已经过去,可逢低关注左侧机会。如果欧美二季度复工不及预期,从供应链的角度,存在三条投资主线,即进口替代、出口产品的全球市场份额提升和必需品因供给收缩而涨价。大家可以考虑用“定投”的方式参与科技主题基金,以拉长投资周期、平摊投资成本的方式来布局科技板块;另外,也建议大家在风格上均衡配置,避免过多地重仓某一类产品,做好整体账户的风险控制,才能拥有更好的投资体验。
国产半导体自主可控受关注
因受疫情影响,近期日韩MLCC(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厂商纷纷表示开工率不足,市场涨价预期空前强烈。MLCC被称“工业大米”,是全球需求量最大的基础电子元件。叠加两会临近,国产半导体自主可控再次受到重点关注。
风华高科是A股规模最大的MLCC厂商,近期股价连续上涨,周四更是逆市涨停。盘后龙虎榜显示,买一、买三均为机构专用席位,分别买入9038万元和7944万元,买二兴业证券陕西分公司也买入8564万元,买入前五席合计净买入3.78亿元。卖二也为机构专用席位,卖出3584万元,卖出前五席合计净卖出1.33亿元。
天风证券表示,MLCC作为科技产业核心基础元器件,享受加速进口替代和高景气度行业红利,看好风华高科作为国内行业龙头2020年至2022年产品升级、产能释放驱动高业绩弹性的投资机会,2020年一季度公司步入利润释放周期,业绩和业务进展有望持续超预期。
中芯国际一季度实现净利润6416.4万美元,同比上涨422.8%,远超此前市场预期。周四,中芯国际跳空高开高走大涨9.66%,创历史新高,今年以来累计上涨57.79%。另外叠加中芯国际将回归A股市场,这带动A股相关上市公司的跟风炒作。
轴研科技曾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子公司三磨所半导体行业客户有华天科技、长电科技、通富微电、日月光、赛意法等,并对中芯国际下属子公司有小批量供货。轴研科技近期连续7个涨停板。
周四,深交所向轴研科技发问询函,要求公司补充说明对华天科技、长电科技、中芯国际下属子公司等相关公司具体供货产品,相关业务近两年营业收入及占当期总营业收入的比重、毛利率情况、在手订单情况。轴研科技股价盘中一度跳水。
华安证券指出,半导体迎接科技趋势,外部环境与国内政策共同推动国产替代。国产替代进程快速推进:2019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同比下降12.8%到4089.88亿美元。反观国内2019年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7562.3亿元,同比增长15.8%。这说明中国内部市场需求仍旧旺盛,国产替代进程顺利。而且国产替代空间仍旧巨大,我们认为半导体行业未来将会保持较高增速成长。
1)科技创新:近期疫情对半导体行业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半导体行业自身具有较强韧性。全球半导体领先型指标说明半导体正在科技创新周期下逐渐走出阴霾。
2)内部政策多重加码,大基金二级接力一期,科创板推出等措施。目前国内代工厂龙头中芯国际拟申请科创板IPO,我们认为这将会使得更多港股优质科技公司回流A股市场。
科技股最差时期已过去?
光大证券认为,重点关注作为逆周期抓手的纯内需标的,基建投资与汽车业是可靠抓手,关注新老基建、汽车和地产板块。老基建中重点关注建材、化工、机械等部分中游产品。
必需消费估值已在历史高位,性价比有所下降,随着各类稳消费措施逐渐出台,数据显示可选消费在逐步复苏,后期可选消费或有更大的收益空间。
科技股方面,市场风险溢价已有见顶迹象,后期政策取向仍将偏松,科技股最差的时期已经过去,可逢低关注左侧机会。如果欧美二季度复工不及预期,从供应链的角度,存在三条投资主线,即进口替代、出口产品的全球市场份额提升和必需品因供给收缩而涨价。
方正证券表示,消费板块的整体景气情况以回升和稳定为主,其中可选消费如汽车、家电行业的景气出现加速上行;成长科技板块的消费电子回暖,关注5G建设加速带动的消费电子回补及行业景气延续;周期板块中,早周期行业如机械设备、有色金属、建筑装饰、公用事业等行业景气回升比较明显。
随着疫情负面影响逐渐消化,复产复工持续进行,A股近期震荡攀升至2900点左右。而谈及后市,不少基金经理仍较为看好科技等领域。
南方科技创新基金经理展望后市表示,海外疫情的拐点与经济恢复情况,将极大程度影响全球市场风险偏好,国内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力度,决定了相关板块短期的风险偏好,将更加坚定持有能够抵御经济周期波动的龙头公司,以更长的视角去进行投资的判断与决策。
大成科创主题基金经理在一季报中表示,对于目前组合持仓需要有两点调整:一是降低中短期的收益率预期,目前看本次疫情的长期化难以避免;二是要更加聚焦于具备优秀的创新能力,经营能力和战略布局的公司。
也有一些基金经理看好科技领域机遇。诺德基金潘永昌就表示,全球疫情数据呈趋缓迹象、国内经济全面复工积极推进,两会窗口临近,对A股相对乐观。而在行业配置上,随着海外逐步复工,内需逻辑或逐步转向外需,科技和可选消费可能迎来较好投资机会。
而深圳一家中型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表示,短期疫情对全球经济体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各国疫情防控措施+经济稳增长措施频出,市场相应的结构性机会值得积极把握。综合疫情因素的不确定性与不同时间维度下的产业景气趋势,比较看好四大领域,一是新基建,包括5G产业链、云计算数据中心产业链;二是传统基建,水泥、工程机械、消费建材等;三是医疗消费,CXO、消费属性、医疗信息化;四是乘用车、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等。
海富通基金经理李志也表示,仍看好后续市场。国内疫情的担忧近一步解除,而海外欧洲等各国也逐步复工复产,海外疫情拐点将在不久后看到。为此,市场的风险偏好会逐步提升,基于国内经济恢复需要,流动性宽松仍会持续。行业板块方面,未来看好和支持国内经济相关的新老基建(如5G、数据中心、医疗器械等),国内经济消费活动恢复相关的休闲服务、汽车、白酒等。此外,也继续看好科技板块的消费电子、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
哪些基金迎来投资机遇?
1、半导体主题基金
年内,半导体指数涨幅达36.56%,大幅跑赢市场。
目前,跟踪芯片指数的基金主要有国泰CES半导体行业ETF联接以及国联安中证半导体ETF联接,且年内收益均超30%,另外,目前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联接A、C正处于募集期,跟踪国证半导体芯片指数,投资者也可关注。
对比来看,中证全指半导体行业分布较为集中,主要投资于电子、半导体板块。但是目前指数估值处于高估位置,建议低位布局。
2、科技主题基金
这里主要说一下主动管理型科技主题基金,如果对科技细分领域感兴趣,也可以选择投资跟踪5G、芯片、电子等相关指数的基金布局。
筛选出截止5.14日年内收益超30%的开放式科技主题基金如下:其中,金鹰策略配置混合、万家经济新动能混合年内收益超40%,银河创新成长混合近1年收益超110%。
金鹰基金表示,仍然看好长期趋势非常确定的新兴领域,如新基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等,代表性的行业如大数据中心、5G、电网、充电桩、轨道交通、芯片制造等。
在目前市场短期反复的情况下,大家可以考虑用“定投”的方式参与科技主题基金,以拉长投资周期、平摊投资成本的方式来布局科技板块;另外,也建议大家在风格上均衡配置,避免过多地重仓某一类产品,做好整体账户的风险控制,才能拥有更好的投资体验。
3、科创板主题基金
(1)新科创板主题基金
近期,全新的主投科创板的基金整装待发,5月13日,一批名字为“科创板封闭运作灵活配置混合型”的基金正式上报。其中包括了博时、南方、富国、万家等公司。
据一位产品人士表示,之前科创板主题基金的投资范围范围宽泛,在封闭运作期内,投资范围包括国内依法发行上市的股票(包含科创板股票、中小板股票、创业板股票及其他经中国证监会核准或注册上市的股票)等,仅约定投资于科创主题证券资产的比例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包括新股及战略配售等。而目前上报的此类基金是主要投资在科创板的产品,应该对投资科创板的比例有明确的约定。而且按照此前惯例,这一比例不会太低。
另一位基金公司市场人士表示,对于科创板的参与,不少基金公司在初期都比较谨慎,投资上以打新为主,包括此前科创主题基金参与科创板投资并不多。但是随着科创板家数增多,越来越多优质的公司上市,成交量增多,基金公司也逐渐积累了在科创板的投资经验,确实到了增大对科创板投资的时机。未来可能投资科创板会增多,此类以科创板为主要投资标的的产品应该也会增多。
(2)老科创主题基金
早在去年科创板开板之前,市场中便推出了一批“科创主题3年封闭基金”。这类科创主题封闭基金主要投资于科技创新主题的证券,且可以参与科创板的战略配置。
时至今日,距离第一只科创主题3年封闭基金的成立已过去一年的时间,而根据数据来看,去年的这一批科创主题3年封闭基金自成立以来均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回报。
12只科创主题3年封闭基金自成立以来均实现盈利,且平均回报为31.85%,其中,大成科创主题3年封闭运作基金以54.11%的收益排在第一位,工银科技创新3年与广发科创主题3年封闭运作分别以45.20%和43.99%的收益排在第二、第三位。而华安科创主题3年则以7.52%的收益居于末位,可以看到,华安科创主题3年的一季报显示,其第一大重仓股为京沪高铁。
年内收益排名前列的科创主题基金如下: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报告指出,由于处于科技新基建风口之下,整体较高的研发投入以及募投项目带来的高成长预期,叠加高流动性溢价,科创板享受较高估值可能会成为常态,建议关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子板块里的优质个股,不要因为估值偏高而错过投资机会。
责任编辑: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