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苏州工业园区对照“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目标,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力推进科技攻坚与产业攻坚, 取得积极成效,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企业创新活力持续激发,产业引领地位持续凸显,创新合作体系持续完善,高质量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基本框架初步形成。
为加快建设创新主体集聚、创新成果涌流、创新活力迸发的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大力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全力建设重大科技平台,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获批启动,建设一批公共技术平台。同时,加速集聚高端创新人才,出台“人才新政30条”、生物医药产业专项人才政策,建成江苏省首个外籍高端人才工作、居留“单一窗口”,并发挥“金鸡湖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工程”品牌效应,截至 2021年6月,入选上级科技人才数保持全国开发区和江苏省、苏州市第一位,其中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计划172人。大力推动成果转移转化,鼓励知识产权创造。2021年前三季度,新增发明专利授权2311件,占苏州市20.9%;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44.6亿元,占苏州市28.9%。
企业是创新主体。苏州工业园区大力培育创新企业梯队,强化创新企业培育,实施高企培育攻坚计划与独角兽、瞪羚企业培育工程及企业上市“金色苗圃工程”。2020年、2021年,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2630家、3355家,保持苏州市第一位。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超1800家,较2015年增长3倍;培育独角兽及准独角兽企业87家,培育各级瞪羚企业512家。累计境内外上市企业52家,其中科创板13家,占苏州市超过40%,其中2021年已上市企业9家。同时,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健全支持企业研发的机制,财政投入科技经费50多亿元,减免企业所得税58.3亿元;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后补助等政策,2020年园区企业研发费用投入达220亿元,同比增长18%。
苏州工业园区大力支持创新产业发展,主攻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等三大新兴产业,连续实施3年专项攻坚行动,三大新兴产业呈现集群发展态势。2021年1月-9月,三大新兴产业总产值达2305亿元,同比增长26.6%。其中,生物医药聚焦新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生物技术及新型疗法等领域,集聚企业超1900家;纳米技术应用聚焦三代半导体材料、智能传感、纳米新材料和纳米大健康等细分领域,引育企业近900家,其中产值规模亿级以上企业93家;人工智能重点聚焦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云计算和大数据、集成电路设计等领域,集聚企业830余家,引进微软、华为、科大讯飞等研发或创新中心。
苏州工业园区大力实施开放创新合作,深化国际创新合作,推动新加坡科研局在园区设立新加坡以外首个分支机构。截至2021年9月,在国内外创新前沿区域布局离岸创新中心22家。推进区域协同合作,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沪苏同城化,引入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科研资源,深化与中国商飞、上海医药临床研究中心等战略合作,与上海技术交易所共建长三角科技要素交易中心,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链联盟。
苏州工业园区大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出台“营商环境新30条”,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1+N”服务举措,实施政务营商环境建设六大工程,打造“线下融驿站+线上融易办”政务服务供给体系,全生命周期政务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强化科技金融支撑,形成了覆盖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与20余家金融机构合作推出园科贷、知识贷、扎根贷等创新债权融资产品9款,累计为1400余家企业解决贷款需求300多亿元。此外,推进制度先行先试,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成立苏州工业园区科创委,深化招商体制改革,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责任编辑: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