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3日从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了解到,我国新类型锂矿找矿及成矿理论取得重大突破,并在云南滇中发现一个世界级的锂资源基地。据预测,这个基地锂资源量超过500万吨。
我国目前属于锂资源进口国,2011年至2015年对外依存度达到80%,寻找新的锂资源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稀散矿产资源基地深部探测技术示范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温汉捷研究员提出了“碳酸盐粘土型锂矿床”的新矿床类型和成矿新模式。
根据新建立的成矿模型,课题组在云南滇中盆地发现了一个潜在的巨型锂资源基地,矿体富集于下二叠统倒石头组内,为一套“陆缘—滨海”相沉积岩层。项目组在此区域圈定的两个靶区实施了科研示范性勘查。工程勘查结果表明,此区域富锂矿层分布稳定,厚度约为2至16米,氧化锂品位0.10%—1.02%,平均品位0.30%,在7.2平方公里的科研示范区范围内共获得氧化锂资源量约34万吨,达超大型规模。专家们预测,滇中地区锂资源量超过500万吨,将形成一个世界级的锂资源基地。
该项目已于5月30日至31日在昆明理工大学通过中期评估和现场检查。据介绍,由于其他地区尚有规模巨大的碳酸盐岩型粘土岩,因此碳酸盐粘土型锂资源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前景。(记者赵汉斌)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