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州市全面提升社会信用建设质量和水平,积极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广泛开展信用惠企便民服务,相关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记者从广州市发改委获悉,今年10月,广州市顺利获评国家第三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
加快夯实工作机制,扎实推动信用建设行稳致远
广州市推动信用理念、信用制度、信用举措与经济社会各方面各环节深度融合,城市信用状况不断优化提升,在近12个月的全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预警工作中,广州市排名均保持前列,其中6次排名前三位。
围绕建设“信用广州”总目标,制定落实《广州市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研究编制广州市社会信用条例,加快构建完善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工作机制。聚焦信用奖惩、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信易贷”等重点领域,制定出台系列专项文件,强化依信配置资源、增信赋能实体、用信创新治理。系统开展诚信环境建设,组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纵深推进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推动企业用信赋能,讲诚信、重信用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迭代升级管理系统,不断巩固信用数据支撑作用
广州市不断建设完善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与市级司法、行政部门和公用企事业单位信用信息的融合共享,以城市组第一名的成绩荣获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门户网站一体化建设“示范性平台网站”称号。
滚动更新公共信用信息资源目录,实现全市常住人口和登记企业公共信用信息100%全覆盖,累计归集市场监管、海关、税务、司法等方面的信用数据量超60亿条。规范建立公共信用信息查询、共享工作机制,加强数据治理,重点提升“双公示”数据及时性、准确性,完善水电气、社保、公积金等涉企数据归集共享机制。开发“嵌入式”一键查询数据接口,应用区块链+信用记录(报告)等功能,提供信息查询服务5600余万次,共享信用信息近7亿条。
深入推进信用监管,助力打造规范有序市场体系
围绕事前信用承诺、事中分类监管、事后信用奖惩和权益保障,广州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实现让守信者“降成本,减压力”,让失信者“付代价、增压力”。
在市场准入、资质审核、用地审批、行业自律等环节建立信用承诺机制,累计归集并主动在“信用广州”网公示各类信用承诺近600万份,扎实以承诺推进减材料、缩环节、强约束。统筹推动以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行业信用评价结果等为依据,对监管对象进行分级分类并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细分领域达到120个,数量居全国前列,有效提升监管效能。完善失信主体信用修复机制,累计完成涉企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近3万条,有力支持市场主体信用重塑。
持续强化信用赋能,推动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建设广州“信易贷”平台,积极探索广州特色的“信用+科技+普惠金融”创新应用,以信用撬动金融资源服务中小企业。
建立与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的对接机制,充分发掘涉企信用数据价值,为企业绘制精准信用脸谱,辅助银行机构审批放贷。运用新一代数字技术,实现平台在企业需求、融资模式、政策配套等方面的智能匹配,以及融资进度的可视化查询展示、贷款后追踪预警,助力金融机构强化风险防控。推动风险补偿机制在平台落地,激励银行业机构敢贷款、能贷款。开发上线“抗疫专区”,上架信用产品达18款,贷款利率平均5%,最低年化利率2.5%,多款产品实现线上申请和线上测额,有效助力中小微企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积极开展试点示范,探索打造“试验田”“策源地”
聚焦信用便企惠民,广泛开展“信易+”守信激励和信用创新服务,推动形成税融通、信易招标、信易融、信易商等一批信用创新应用案例。
积极开展信用创新示范区建设,结合市场主体需求和各辖区经济特点开展差异化探索,创新信用服务实体经济应用场景,推动形成“诚信商圈”、政策“信易兑”、项目“信任筹建”、“信即办”极速审批等各具典型特色、可复制推广的经验举措,激发释放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高效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