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召开的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提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并将其列为今年十大重点工作之一。这是央行工作会议对绿色金融的首次重点提及,也是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关“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任务部署在金融领域的推动落实。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味着我国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投资结构、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都将发生深刻转变。服务好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部署,是今年和未来一段时期金融工作的重点之一。”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的绿色金融起步较早,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基础。目前,中国绿色贷款余额超过11万亿元,居世界第一;绿色债券余额1万多亿元,居世界第二。专家普遍认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召唤和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绿色复苏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取得较好效果,绿色金融市场规模不断增大。由于我国经济结构、能源结构等方面的制约,2030年碳达峰后排放稳中有降的压力不小,而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需要起好步、开好局,要进一步发挥金融在引导和优化产业发展模式中的作用。”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说。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李义举认为,绿色发展不仅能够摆脱对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依赖,还能够发展节能减排相关产业,带动经济增长,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
相关测算显示,在碳中和愿景下,我国所需要的绿色低碳投资规模应该在100万亿元以上。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当前我国绿色金融服务还存在较为明显的碎片化现象,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并不能很好地适应碳中和愿景,需要进一步制定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
易纲表示,下一步,关键是要做好绿色金融政策设计和规划,发挥出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三大功能——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市场定价。对此,央行工作会议提出了五项举措——逐步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明确金融机构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建立政策激励约束体系,完善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持续推进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周茂华认为,上述一系列措施有助于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加强政策激励约束、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将进一步发挥金融市场配置资源功能,引导资源向绿色经济方向集聚。要完善激励政策,财政货币金融政策给予适度倾斜,提升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吸引力,提升金融机构参与积极性。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