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国新办就2020年金融统计数据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这是一场以过去一年为主题的发布会,但问题更多聚焦于新的一年。
稍早前,中国人民银行已向社会发布了《2020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对刚刚过去的极不平凡的一年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总结,各项主要金融指标运行符合预期,金融体系总体运行平稳。
2020年,面对疫情挑战,中国人民银行3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为实体经济提供了1.75万亿元长期流动性,同时利用各种政策工具,累计推出9万多亿元的货币政策支持措施。
新的一年,这些政策到期后,如何退出、如何续接,政策退出后货币环境是否会收紧……一系列问题让市场对未来表示出谨慎乐观。而1月12日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社会融资存量增速出现了连续下滑,狭义货币M1和广义货币M2增速也双双掉头朝下,相关指标的月度变化强化了市场的预期。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当日的发布会上再次重申,货币政策会坚持稳字当头,不急转弯。人民银行会根据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灵活把握货币政策的力度、节奏和重点,以适度货币增长支持经济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
稳健的货币政策会更加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继续保持对经济恢复必要的支持力度……自去年12月以来,政策层反复传递出稳字当头的信号。
对于市场的疑问,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疫情期间,中国没有采取零利率甚至负利率,也没有实施量化宽松政策,是少数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主要经济体之一,一直以来也没有“大水漫灌”。因此,对于中国的货币政策而言,政策退出问题较小。
实际上,一些临时性的政策已经明确得到了延续。日前,央行联合银保监会等5部门下发《关于继续实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政策有关事宜的通知》,决定继续实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政策,并明确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均延期至2021年3月31日。在2020年,这两项政策工具对应的贷款总额达到11.2万亿元。
应该说,面对疫情挑战,货币政策对市场已经表现出了足够的呵护,临时性政策退出也表现出了足够的温和,同时也留足了政策调整的空间,市场没有理由感到不安。实际上,真正需要担心的问题并不在于政策,而在于市场自身。
应该看到,低利率、充裕的流动性和宽松的信贷标准等一系列非常措施对于缓解市场的资金压力有着立竿见影的功效。但其作用于经济复苏,尤其是实体经济的复苏,需要借助市场的传导,需要生产、投资、消费等各个部门和领域提高效率、共同发力,一味“喊渴”显然无助于政策效用的发挥。
在对货币政策保持敏感的同时,市场真正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降低对货币政策的依赖。毕竟,并非所有挑战都源自金融系统与宏观经济,有的问题从货币政策身上找不到解决办法,需要市场自身进行多方面的调整。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