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若恩教授研究波罗地海指数的趋势表明,全球经济似乎没有复苏,通常认为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因此需要考察目前该指数下跌的背后原因。他认为欧洲和美国经济的前景以及中国住宅行业的调整对于这个指数下跌均有一定的贡献。
波罗地海指数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有一个大幅度下跌,从11440点下跌到当时的历史低位663点(该低点在2008年12月5日达到),其间只有6个月左右。该指数在2012年1月初是1700点左右,一个多月后,该指数跌幅近70%。进入2月份,波罗地海指数更是下跌至648点,跌破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的历史低位663点。在此之后,有一波反弹,在2013年12月达到2270点,随后再次下跌,目前是900点左右,似乎有再次出现新低点的可能。
观察波罗地海指数过去6年的走势,全球经济似乎没有复苏。通常认为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因此需要考察目前该指数下跌的背后原因。欧洲经济的低迷是显而易见的,对于这个指数的下跌应该是有贡献的。美国经济的前景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美联储还在按照计划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但是美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为-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即将于7月发布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展望,可能将美国今年增长率预期值由2.8%降至2%。按照一季度的数据,这样的调整是合理的。有研究认为,紧跟美国大萧条后的第一次经济复苏要远远好于美国当前的经济恢复状况。该研究认为90%的美国人认为2012年的收入要低于2009年的收入。经通胀调整后,美国家庭年均年收入为30,997美元,下跌2%。而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曾宣布,美国经济衰退在2009年6月就正式结束了。大萧条过后的第三年——也就是1936,美国大多家庭的收入要比1933年高出31%,增幅大约相当于现在的每户2146美元。这些情况表明关于美国经济的“长期低迷”的议论的基础。
在关于2008年以前波罗地海指数牛市的研究中都认为中国因素是重要的因素。因此在这一次下跌中中国因素也应该是一个因素。住宅市场的价格出现了趋势性的变化,人们比较关注的价格,而更具有经济意义的是销售额,以及紧密相关的投资额。这些量的减少是十分明显的,也是趋势性的。而且对于中国经济中的其他产业的影响是重要的。花旗(Citi group)估计房地产(应该是住宅)销售占到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2%。但Moody's Analytics认为,如果把建筑业和房屋装修计算在内,这一占比为23%。这些数字的计算的细节还可能需要推敲,但是大数比例应该是接近的。2014年的前五个月,建筑和改造(包括内部装修)开支的增长率已降至14.2%,而2013年同期增长率为22.1%。住宅的上下游的产业链比较长,其中上游的产业链对于海运的影响比较直接,对于这个指数的下跌应该是有贡献的。(本文作者任若恩系经济学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任若恩)
责任编辑: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