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这一代中国青年而言,北京冬奥会是我们面向世界的一次精彩‘集体亮相’,是我们见证各国运动员在竞争中携手、在拼搏中超越的一次‘集体记忆’,更是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团结协作、并肩奋战的一次‘集体奋斗’。”2月26日,记者连线北京,对湛江籍冬奥会志愿者、中国人民大学学子林泽玮进行了专访。他说:“我为自己能亲身见证、经历和服务本次冰雪盛会而感到荣幸和骄傲!”
曾多次参与大型志愿活动
“最初是学院组织选拔冬奥志愿者,因为我已经大四并且保研了,学业压力不大,所以毫不犹豫就报名了。”林泽玮在北京曾多次参与大型活动——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时,曾担任群众游行方阵边框成员;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时曾任观礼台志愿者。“心中想着再为冬奥盛会作些贡献,让自己的大学时光、青春岁月不留遗憾。”林泽玮说。
选拔形式包括提交简历、笔试面试等,因为是面向全球招募的志愿者,面试还要考察英文水平,林泽玮本身是学国际政治专业的,也上过外事礼仪方面的课程,所以选拔过程还算比较顺利。接下来的培训,主要分为冬奥组委志愿者部组织的统一培训、学校和场馆组织的集体培训和业务领域组织的领域培训三个层次,形式有线上课程、专题讲座、交流研讨、实践模拟等。
“我们的服务时间是1月23日到2月20日冬奥会闭幕,然后还有相应的健康监测期等。”林泽玮服务于首都体育馆,这里举办的是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比赛,是冬奥会期间国人关注度最高的项目,中国代表团本届冬奥会首金、第二金和第九金都是在首体获得的,“能服务于这样一个‘高光’场馆,我感觉非常自豪!”
有幸见证首体中国夺首金
林泽玮介绍,他的工作是服务保障志愿者,具体包括志愿者人力资源管理、发放激励保障物资、了解志愿者工作生活情况并为其解决困难等,“我还有幸去到鸟巢现场观看了冬奥开幕式,切身感受到——只有国家繁荣昌盛了,才有这样的自信向世界展现我们的诗意与浪漫。精彩盛典背后是大国的恢弘,也是对未来的美好希望和憧憬。我们的国家更加昌盛、更加自信,全球‘朋友圈’更加广大,迈向未来的脚步更加坚定。”
“首体中国夺首金,我也有幸见证!”2月5日晚,在首都体育馆进行的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比赛中,由曲春雨、范可新、张雨婷、武大靖、任子威组成的中国队,以2分37秒348获得金牌,这也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北京冬奥会上夺得的首金。当晚,林泽玮等几位值晚班的志愿者留在“志愿者之家”。由于需要值守岗位,无法到一墙之隔的场馆里看比赛,只能通过电视收看直播。当中国队稳拿下了这万众瞩目的冠军,“志愿者之家”瞬间沸腾了起来,欢呼、掌声不绝于耳。打开手机一看,热搜也立刻“刷屏”了。
如今回看当时的照片,林泽玮仍记忆犹新:“虽然我们当时不在赛事一线,虽然大家岗位各异,有的志愿者甚至不能进入场馆,但我们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共同服务于冰雪盛会,共享无上荣光!”
留下深刻印象的志愿服务
冬奥期间,林泽玮还有不少难忘经历。
上岗第一天起,他就接到任务——策划一个让志愿者们难忘的冬奥年。游园会、祝福短信、新年小礼品这些“常规操作”肯定要有,想来想去,他觉得还少了一个重要元素——那就是“故乡”。对于很多志愿者而言,这是第一次离家过年。所以,他想到了把故乡“搬”进首体——通过创建链接,把“云上收件箱”地址送到家长那。除夕当天,当把网上收集到的家书和贺岁视频分别发给志愿者时,很多人都感动得哭了。一位外地志愿者说:“留京冬奥年,首体就是家。这个时刻收到这样一封别出心裁的家书,感觉内心被‘戳’到了,身在远方也能感受到来自家乡的温暖。”
林泽玮还接到任务——要凝聚志愿者们的服务热情和共同体意识。首体一共有近30个业务领域,志愿者们平时都在各自领域忙碌工作,因为防疫要求也不能大规模聚集,怎么办呢?头脑风暴时,有小伙伴提出可以利用“徽章”实现,通过不同颜色但整体设计相同的徽章,让大家意识到自己的岗位责任和志愿者身份。在一个下雪的晚上,林泽玮突然想到了“雪花”——雪花象征着冬奥,无数的雪花紧紧贴合在一起形成雪球,不就象征着志愿者岗位不同但心在一起吗?于是,林泽玮和团队其他同学共同努力,为每个业务领域都制作了各自的专属“雪花徽章”。赛事期间,“雪花徽章”不仅深受广大志愿者喜爱,也受到场馆工作人员、运动员和媒体的青睐。
被运动员拼搏精神所打动
“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之旅,让我收获满满。”盛会期间,林泽玮见到了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以及中国队健儿武大靖、任子威、张雨婷、范可新、金博洋、隋文静、韩聪,俄罗斯选手谢尔巴科娃、特鲁索娃,日本队名将羽生结弦等的比赛。
林泽玮很欣赏冬奥会冠军、自由式滑雪中国女将谷爱凌:“谷爱凌很优秀,年纪轻轻就各方面全面发展。她的爱国热情也让我非常敬佩。”还有羽生结弦等运动员不断挑战和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也给林泽玮留下了深刻印象。
“因为要闭环管理,所以寒假至今我一直都留在北京。我非常想念湛江的海风、海鲜和湛蓝的天。”林泽玮回忆,小学时他曾写过一篇名为《港城之夜》的文章,发表在《湛江日报》,“湛江变化很大,每次回去都能看到家乡在不断发展、越来越美,我感到非常高兴。”
2000年出生于赤坎的林泽玮小学就读于湛江市第八小学,在湛江一中培才学校念初中,高中生涯在湛江第一中学度过。从小品学兼优的他,2018年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就读于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专业。他喜欢听音乐、画画、散步、看书,爱好游泳、羽毛球等体育运动。目前,林泽玮已经保研至中国人民大学国关政治学理论方向,他说,希望继续努力,将来能用自己所学报效国家、服务社会。
责任编辑:Rex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