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广州市已有1.6万老年人拥有家庭养老床位

一张设置在自家卧室的家庭养老床位,让89岁的广州独居老人林少珍心里踏实了不少。

床头,紧急求救按键触手可及,遇险时一键呼叫;床边,红外人体探测器24小时运行,可让家人、养老机构工作人员远程监护;床垫里,智能感应装置精准分布,自动监测老人卧躺时的部分生命体征。“对心跳、血压、夜间翻身次数等都有详细记录,子女们在手机上一目了然。”林少珍告诉记者。

 

如今在广东省广州市,已有1.6万老年人像林少珍一样拥有家庭养老床位。

2019年8月,广州市启动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即依托养老服务机构,对老年人的生活空间实施必要的适老化、智能化家居改造,在家中设置具备机构化服务功能的床位,为有照料需求但未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此后两年,“家庭养老床位建设”连续写入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满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让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责任。要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要求,健全建设、运营、管理政策,发展“家庭养老床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被确定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地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持续探索完善家庭养老床位服务这一创新举措,增加中心城区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优质养老服务供给。日前,记者在广州实地探访,看家庭养老床位服务如何让众多老年人“养老不离家”的愿望成为现实。

独居老人林少珍——

“智能床位搬回家,专业服务送进门,健康数据传上网,在家就能享受到养老院式的照护”

清晨,小雨淅沥。护理员雷莲秀撑着一把伞,拎着刚从早市上代购的新鲜蔬菜,拐进广州市越秀区横枝岗路。穿过小巷,推门进屋,林少珍老人笑盈盈地朝她打招呼:“小雷来啦!”

“嗯,您老今天真精神。”回话的工夫,雷莲秀已系好围裙,利落地摘起菜来,不一会儿便端上早餐——海米紫菜蛋花汤。同时,林老太的午餐炖盅也在灶上文火慢煨了。

岭南潮湿多雨,很多广东人喜好喝汤祛湿。在广州,几乎家家厨房里都有一个用来煲汤的瓦煲,林少珍家也不例外。“食材丰俭由人,关键在火候,煲汤不少于3小时,炖汤得4小时。”林老太对粤菜讲究的“煲三炖四”颇为熟稔,但随着年老体弱,对煲汤煮饭日渐力不从心。

“年纪大了,忘性也大,好几次忘关煤气把锅烧干了,险些酿成火灾。”说起险情,林老太心有余悸。最令她发怵的是摔跤,2018年年底的一天,因厨房地面湿滑,她一个趔趄摔倒在地。怕给子女添麻烦,林老太没吱声,扶着墙爬起来,慢慢挪进卧室后直接上床躺下了,晚饭都没吃。第二天仍疼痛难忍,这才给儿子雷汉彬打电话,送医后确诊为左肱骨外科颈骨折。

“伤筋动骨一百天”,林老太没法煲汤煮饭了,雷汉彬开始照顾母亲的饮食起居,可他也已年过六旬,两头奔波身体吃不消,有时只好在网上给母亲订外卖。餐食不合口,林老太往往扒几口了事,消瘦了不少。

林老太有3个子女,大儿子在国外;小女儿身体差,自顾不暇;老二雷汉彬为自己没把母亲照顾好而内疚。三兄妹商量着为母亲找家条件好的养老院,林老太却不乐意:“住养老院开支大,再说在老宅里住惯了,换个陌生环境不自在。”于是三兄妹给母亲请了保姆。林老太退休前是位护士,对清洁卫生要求高,半年内换了3个保姆还不称心。

林老太家庭养老的难题,不少老人都遇到过。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与失能老人的增多,家庭养老遇到了照料精力、时间以及专业能力不足等难题。在广州,截至2020年底,全市有60岁以上老年人180.6万人,根据抽样调查估算,失能、高龄等有照护需求的老年人达44.5万人。

如何缓解家庭养老所遇到的难题?2019年8月,广州市在越秀区等3个老龄化程度较高的中心城区开始家庭养老床位服务试点。今年6月起,在全市铺开。广州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副处长严福长介绍,家庭养老床位服务是依托养老服务机构,对老人的生活空间实施必要的适老化、智能化家居改造,在家中设置具备机构化服务功能的床位,同时提供与床位相配套的长期照顾服务。政府部门给予每张床位不超过3000元的一次性建床补贴。

2020年底,街道工作人员上门推介家庭养老床位服务,林老太答应试一试。没成想,一体验便离不开了。老宅房间改造后,安装了各式“小机关”:桌角贴上了防撞条;卫生间放了防滑垫,马桶旁有升降扶手;床头柜上有人体感应小夜灯,晚上起来上厕所时自动点亮;厨房里还有烟雾和煤气泄漏报警器……林老太领着记者一一查看。

最令林老太安心的是床垫里的智能感应装置:卧躺后能自动监测她的心跳、血压等数据,一旦发现异常自动报警。这些健康数据还同步上传“云端”,为医疗团队出具健康指南提供参考。

“智能床位搬回家,专业服务送进门,健康数据传上网,在家就能享受到养老院式的照护。”林老太每天一早洗漱完,就静待雷莲秀上门做早餐。了解到老人爱喝老火靓汤,雷莲秀把中午的汤也提前煲上。打扫完屋子,午餐时间将近,雷莲秀从灶上撤下炖盅,揭开盖子端给林老太,热腾腾的靓汤浓香四溢。

养老护理员雷莲秀——

“助餐、助急、助洁、助医等护理服务全程标准化,持证上岗,培训考核贯穿日常工作”

林少珍老人吃完早餐,雷莲秀收拾好碗筷,开始打扫卫生,擦拭门窗、家具、电器等。倚着大衣柜,林老太用手指揩了一下柜门夹缝:“你看,多干净。我是个爱干净的人,卫生都没有小雷搞得好。”

“我刚来时,林奶奶总觉得不放心,我就不折不扣按老人的想法做,顺着她的生活习惯来。”雷莲秀娓娓道来:洗衣服时,前后要清洗4遍,老人不舍得把洗衣水直接倒掉,她就代购了几只小塑料桶,装满后摆在卫生间里,方便老人冲马桶;每个房间都挂着专门的抹布,她从不混用;清理完的物品放回原处,以防老人找不到……

这些细节,林老太全看在眼里。有一次,她还意外发现,雷莲秀把入户的钢门也擦干净了。这扇门上有许多细小的网孔,林老太通常每年清理一次,得踩着小板凳用抹布抠半天。

做完家务后,雷莲秀经常帮林老太泡脚按摩,陪她听歌看剧。

雷莲秀能赢得林老太的认可,与其上岗前后的专业培训、严格考核密切相关。入职之初,雷莲秀就考取了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上岗后还要定期接受继续教育培训课程,课程学习通过手机完成,任选时间上机应考,考核系统现场拍摄评分。

摄像头前,雷莲秀侧身、屈膝、弯腰,一手托扶住塑料人体模型的肩部,另一只手扶住膝盖,将其朝己侧翻转……雷莲秀反复练习为老人翻身的动作要领,直至考核系统评定为90分。

“老年人骨质疏松,得格外小心。如今,助餐、助急、助洁、助医等护理服务全程标准化,持证上岗,培训考核贯穿日常工作。”雷莲秀每次上门服务都要在线打卡。

翻开她递过来的一本护理日志,上面记得密密麻麻,照料时间、服务项目、问题处理结果等分门别类。“即便临时调换护理员,也能快速掌握老人的情况,确保服务不断档。”雷莲秀说。

为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广州市2017年起实施养老服务业引才工程,并向服务满一定年限的养老护理员发放岗位补贴。“我从事一线养老护理工作满5年了,可一次性申领岗位补贴5000元。”雷莲秀对未来充满期待,“满10年后可申领2万元,还能享受优先申请公租房和落户加分政策。”

目前,广州市养老护理行业从业人员逾1.5万人,像雷莲秀这样的社会化养老机构护理人员超过6000人。

老人亲属雷汉彬——

“自从有了智能设备,感觉母亲身边多了一个照顾的人,就连远在国外的大哥也能随时了解妈妈的情况”

晨雨初霁,碧空如洗,林少珍老人安坐于轮椅上,由雷莲秀陪着准备去公园遛弯。刚出门,兜里的手机响了,林老太摸出来一瞧,是儿子雷汉彬的电话。

“妈,您散步去了吧?一场秋雨一场寒,出门别忘添衣服。”雷汉彬叮嘱道。

“放心!穿着长袖呢。每次我一出门,你就来电话提醒,不会忘。”

母子俩并不一起生活,雷汉彬如何获悉母亲的一举一动?原来,智能化改造后,房间里设置了摄像头,家门口安装了感应器,林老太每次进出的具体时间都同步上传至“云平台”。如今,三兄妹轮流在手机上关注母亲的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即联系养老机构,委托工作人员上门查看。当然,看护不是监控,隐私保护也很重要,考虑到林老太可能不适应在摄像头下生活,工程师采取了用模型人代替真人影像的技术手段,屏幕上只呈现老人的虚拟行动轨迹。

“自从有了智能设备,感觉母亲身边多了一个照顾的人,就连远在国外的大哥也能随时了解妈妈的情况。”雷汉彬把家庭微信群的聊天记录展示给记者看。

林老太患有冠心病,严重时胸闷心悸,以往每到此时,雷汉彬便火急火燎赶回家。“智能床进家后,能自动监测心率。万一有事,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上门也及时。”林老太说,“不仅子女放心,自己也踏实了不少。”

今年5月出台的《广州市养老服务条例》明确提出:支持社会力量开展“互联网+养老”行动,促进信息技术和智能硬件等产品在养老服务领域深度应用,为老年人提供家庭养老床位、生活呼叫、应急救援、远程安全监测等服务。

今年6月,广州市民政局和财政局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建床服务半径在中心城区不超过15分钟,偏远农村地区不超过30分钟,确保及时响应与服务可及。配备与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服务相适应的设施设备、人员团队、信息系统,参照养老机构管理和服务相关标准配备养老护理员并实行24小时值班。

专业照护服务入户,收费如何?据了解,根据照顾等级和自选服务不同,家庭养老床位的月收费从1000余元至7000余元不等。“我母亲属3级照顾需求,月服务费5760元,因长期护理保险报销2835元,只需自付2925元,就能享受每月90小时的上门服务。”雷汉彬说。

“有温度”的家庭养老床位正在走向普惠。作为全国首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广州市提出,家庭养老床位服务机构为长期护理保险协议定点机构的,其家庭养老床位服务对象发生的符合长护险规定的支付费用,按照长护险有关规定结算。

“相较于集成式的大型养老院,嵌入式家庭养老床位的建设费用约为前者的1/5。”严福长说,广州市目前建成1.6万张家庭养老床位,相当于100个中等规模养老院,如比照养老机构投入,累计节省建设和租金成本上亿元。民政部门还积极引导社会化养老机构反向让利,大幅减轻老年人的家庭经济负担。

老年人能力评估师陈玲玲——

“老年人照顾需求分7个等级,对应每人每月200至500元不等的护理补贴,精准评估有助于合理分配公共养老资源”

按照广州市民政局、财政局《关于全面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服务工作的通知》规定,申请了家庭养老床位的老人,要享受一次性建床补贴和每月的护理补贴,都须接受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评定。陈玲玲就是一位从事此项工作的老年人能力评估师。

“家庭养老床位的申请门槛是60周岁及以上,但一般来说,60岁老人和90岁老人的照顾需求明显不同。”陈玲玲说,精准匹配供需是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相关补贴发放的必要前提。为此,去年12月,广州出台《老年人照顾需求评估管理办法(试行)》,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陈玲玲所在的广州市惠泽养老服务中心正是花都区民政局选定的第三方机构。

每天一早,陈玲玲即通过“广州市为老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在线接受花都区民政局委派的评估工单,在了解老人既有疾病等基本资料后,对其日常活动、精神状态、沟通能力等单项指标现场打分。

“您先脱下鞋,换上这套睡衣,然后躺到床上。”在陈玲玲的示意下,参评对象一一照做。“她所有的动作都可独立完成,这项能力为满分10分。”陈玲玲说,如果老人需要他人协助系鞋带、拉拉链,就打5分;完全依赖他人则为0分。

为公正起见,单项分值只设置了10分、5分、0分三个档次。“毕竟,评估师难以拿捏每一分值之间的差别,拉开分差梯度能有效避免纠纷。”陈玲玲说,对评估结论有异议的申请人可在10个工作日内向民政部门申请复评。2018年起,广州市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评估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2019年起实施“双盲”评估,即系统分配的两名评估员各自负责一部分评估量表,评估结果由系统自动生成,质控员复核确认后方可生效。

“老年人照顾需求分7个等级,对应每人每月200至500元不等的护理补贴,精准评估有助于合理分配公共养老资源。”陈玲玲还会根据已建床老人的身体变化定期重评,确保动态服务跟得上。目前,广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已累计培训老年人能力评估师1089名。

2020年7月,老年人能力评估师成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向社会发布的九大新职业之一。今年年初《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颁布。对此,陈玲玲颇为自豪:“这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有助于为老年人提供更多标准化的服务。”

目前,老年人能力评估结果的应用范围已扩大至广州市民申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和资助、优先轮候入住公办养老机构、申请民办养老机构护理补贴等诸多领域。

养老机构居家康养总监鞠丽萍——

“病床安在家里,老人有了‘医’靠,费用纳入医保,医养服务在居家环境中深度融合”

为邓爱群老人洗澡时,护士和助浴师陪伴左右,广州华邦美好家园养老集团有限公司居家康养总监鞠丽萍则现场指导,“注意观察水温,不得低于41摄氏度;邓阿婆的腿瘫痪了,擦拭时不要太用力;提前晾好温开水,洗完澡后及时补充水分……”

“洗澡对大部分人来说是件简单小事,但对失能瘫痪老人而言却很困难,洗不好甚至危及生命。”鞠丽萍介绍,老年人的血管脆弱,扩张和收缩功能减弱,水温高了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低了又容易感冒,必须控制在合理区间。

两年前,邓阿婆在家中摔倒,左股骨颈骨折,手术后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起初,子女们曾试着给母亲洗过澡,却因不慎着凉导致邓阿婆感冒了半个多月。后来了解到瘫痪老人洗澡的禁忌颇多,子女们只得隔三差五接盆热水,用毛巾为母亲擦拭身体。但在广州的炎炎夏日,邓阿婆经常大汗淋漓,极易诱发皮肤溃烂和褥疮。

成功申请家庭养老床位服务后,助浴师携带充气式床上浴槽上门助浴。为确保万无一失,护士先为邓阿婆测量血压,结合皮肤状态作出健康评估,考虑到老人有心脏病史,水温较一般标准略低,为41摄氏度。助浴期间,浴缸里始终放着一支水温计,确保恒温。

其实,助浴只是医护人员上门提供康养服务的衍生项目,更重要的是为慢性病、中风偏瘫、摔伤骨折等出院后有居家康复需求的患者提供服务。过去,由于长期卧床,邓阿婆的骶尾部出现压疮,须定期到医院换药,每次往返交通花费不少,子女还得提前向单位请假。

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以来,广州市明确提出:鼓励将家庭养老床位与家庭病床合并设置,促进医养、康复服务在居家环境中深度融合、形成互补。与此同时,家庭病床服务还被纳入广州市医保报销范围,实现在家住院“刷”医保。

今年2月,试用家庭养老床位服务3个月后,在鞠丽萍的建议下,邓爱群的子女们为母亲申请了家庭病床服务。如今,社区医院的护士每周上门为邓阿婆做骶尾部清洁换药;康复师则在老人的背上敷药封包,实施肢体低频脉冲理疗。如今,邓阿婆的压疮面积已逐渐减小并初步愈合。

“病床安在家里,老人有了‘医’靠,费用纳入医保,医养服务在居家环境中深度融合。”随鞠丽萍步入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综合示范平台,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邓爱群的体温折线图、餐前餐后血糖图等信息在大屏幕上一目了然,一旦出现异常,医护人员15分钟内即可赶到现场。

截至今年6月,广州市家庭病床保有量达3552张,医生上门出巡诊3.5万余人次,护士上门出巡诊4.3万余人次。

“一张家庭养老床位,温暖一座城,造福千万家。”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硕辅说,今后将在制度化、规范化上进一步发力,持续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

关键词: 广州 老年人 家庭 养老 床位

责任编辑:Rex_02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诚聘英才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8-2020 icebox.rexun.cn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热讯经济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05723号-6
文章投诉邮箱:2 9 5 9 1 1 5 7 8@qq.com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