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了第三批国家林业和草原长期科研基地,海珠湿地经广东林业局推荐、专家评审的基础上,获批为第三批国家林业和草原长期科研基地。据悉,广州海珠湿地国家长期科研基地立足于研究都市中心区岭南垛基果林和三角洲湿地,以湿地科研平台为基础,以科研监测为导向,以生态恢复为抓手,构建海珠湿地科研生态圈。
海珠湿地生物多样性越来越丰富,环境因子监测指标相对较好
地处广州市城市中心区域的海珠湿地是珠江三角洲河涌湿地、城市内湖湿地与半自然果林镶嵌交混的复合湿地系统,重要的地理位置及独特的生态系统,让这里成为了都市野生动植物的“生命乐园”和城市的“生态护卫者”。
海珠湿地以特色资源为基础,引入湿地科研项目,促进湿地监测工作,指导生态修复实施,进一步提升湿地资源,形成多领域多方参与的科研监测体系。2017年,海珠湿地编制完成《海珠湿地生态监测规划(2018年-2022年)》;2021年10月,编制完成《海珠湿地科研监测十三五汇编》。
“十三五”期间海珠湿地科研监测数据显示,海珠湿地生物多样性越来越丰富,环境因子监测指标相对较好,湿地发挥着巨大的调节支持、供给等功能,产生了明显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海珠湿地作为广州市永久性生态用地,对改善人类生活环境、调控城市生态系统、塑造城市空间格局、提供生态教育等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对研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湿地与城市互融共生以及湿地保护可持续性发展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联动周边科研教育资源,构建城市生态综合研究平台
作为全国十分稀有的特大都市中央科研基地,近年来,海珠湿地与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几十所科研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海珠湿地建立长期科研基地奠定良好的基础。
珠湿地凭借地处特大城市中心区区位优势,联动周边丰富的科研教育资源,构建城市生态综合研究平台,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生态健康发展。并建立完善的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和长期监测体系,为研究城市与湿地协同发展提供研究样本。
该基地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建立完善的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和长期监测体系,开展城市与湿地协同发展研究;依托智慧湿地,建立湿地周边居民大数据,开展人与湿地协同发展研究;基于垛基果林及三角洲河网湿地特点,研究岭南垛基果林湿地生态系统演变机制,充分挖掘和传承岭南农耕文化;建立湿地长期监测体系,开展湿地气候调节、雨洪调蓄、生物多样性维育等综合生态服务功能研究。(记者 卫静雯)
责任编辑: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