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险 >

如何走出误区战胜心魔? “四步走”制定个人养老规划

对于每个人来说,养老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同,对养老金的需求总量也会不同,所以何时开始规划养老也是因人而异的,很难有标准答案。尽管如此,想要安心体面的过好晚年生活,提前做好个人养老规划仍然不可或缺,不仅可以让我们的未来更从容,也可以保障晚年生活更精彩、更舒适。那么,什么时候开始规划养老较为合适?又如何做好养老规划呢?


(资料图片)

启动养老规划常见的五个“误区”

误区一:养老尚早,等等再说。假如25岁开始每月固定为养老储备1000元直至60岁退休,亦或推迟至30岁、40岁、50岁再开始。假定年化收益率为8%,计算不同年龄开始累计养老储备的金额,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不同年龄开始累计养老储备金额(单位:万元)

注:数据为四舍五入处理之后的结果。仅做为模拟案例展示,不预示未来。

可以看出,25岁开始与50岁开始所累计的养老储备金额相差约13倍。因此养老早规划,是睿智的前瞻表现,不仅不多余,而且很必要!

误区二:钱不够用,如何开始。是不是钱少就不能储备养老了呢?其实换个角度想,钱少也有日积月累的“小幸福”。可以看到,即使每月只攒50块钱,20年后也可以得到一笔可观的资金。

表:不同年化收益率、不同投资金额下累积储备额(单位:元)

注:假设投资年限为20年。收益率仅为模拟测算使用,不预示未来。

误区三:教育储蓄没问题,养老储蓄难坚持。“与其现在担忧养老,不如规划子女兴趣班的学费更实在。”这可能是大部分父母的心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我们将教育储蓄与养老储蓄划分在不同心理账户中,想给子女更好的教育,因此早早规划,但对于自己的养老问题却迟迟提不上日程。殊不知,如果没有做好养老规划,退休后可能给子女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

误区四:退休即“归隐山林”,不用多花钱。在大多数人的认知当中,退休时已不需要再为子女筹备资金、偿还购房贷款等,开支会减少很多。但是,这一愿景的前提是身体一直健康且没有更高品质生活追求。事实上,中老年人医疗护理的刚性经济负担不可忽视。下图为不同生命阶段的收入与支出图。与其等到退休时发愁收入断崖式下降,不如现在开始规划。

误区五:以房养老无需规划。“有多套房产,还需要规划养老吗?”、“每年买个金项链,养老规划无所谓。”这可能是一部分人的想法。虽然房产等固定资产的充足储备,可以让大家心里有“底”,但如果退休后突发重病,急需现金,房产、贵金属变现能力有限,若要快速变现又势必折价,而且,日常的生活开支也离不开短期资金的支持。此外,“以房养老”的做法,还可能涉及土地使用权到期处置、房屋价值波动等风险。因此,现金流是养老理财规划中不可被忽视的部分。

战胜“心魔”养老早规划、早积累

了解了养老常见的五个误区,是不是就能科学制定养老规划了呢?事实上,“道理都懂”和“开始动手”之间也有一道不小的鸿沟。有一些“心魔”可能会阻碍和影响养老规划,我们需要正视并战胜它们。

其一,即时回报偏好。心理学家做过一项测试,要求一群人做两道选择题:现在拿到100元,还是一个月之后拿到120元。大多数人选择了现在拿到100元。这个测试告诉我们,“远见”往往知易行难,“眼前回报”的吸引力更大。养老储备是“留给数十年后的自己”的礼物,更想拿“桌面上”钱的偏好,会弱化人们的决策理性和提早启动养老储备的决心。

其二,“舒适”的拖延:不愿改变。当人们面对未来不确定事件时,总是会忽视或者贬低这件事的重要性,以此为借口,沉溺于当前的享受。减肥塑身、戒烟戒酒,都会遭遇这样的心态。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和回避,以及对“保持原样”的偏好,导致人们也不愿对养老规划做出改变,或者干脆对即将面对的养老需求视而不见,白白流逝了储备资金、利用复利效应的大好机会。

其三,确定性偏好。要提高养老金账户的中长期投资回报,需要开展多元资产配置,账户的投资收益无可避免会波动,甚至可能亏损。但对部分人来说,“赚200元的快乐远不能抵消损失100元的痛苦”,参与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计划常常希望能够“一定保本”,“一定可以获得X%回报”,而当这样的承诺不可能呈现时,在频繁查看账户投资收益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怀疑、动摇,最终减额参与、拒绝参与或者提前退出养老金计划,从而失去长期增厚养老储备的机会。

其四,信息过载和惯性决策。选择太多可能会导致无法做出选择。有一项著名的消费行为研究显示,商场里陈列简约的货架比琳琅满目的货架,更容易吸引顾客快速完成采购。养老财务规划时常也是一样,信息多、选择多、产品多、策略多,会让人不知所措,抵触去深入了解、分析、比对,选择和优化最适合自己的方案。结果导致有些人不能及时进行适当的规划决策。

“四步走”制定个人养老金规划

如何走出误区,战胜心魔,提前开启一份科学、合理的养老投资规划呢?我们可以分“四步走”制定个人养老金规划。

第一步:算“家底”。借助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对个人/家庭资产情况进行评估,了解现有的“家底”。合理预估未来的生活开支,除了对日常开支的预估之外,也要对未来的可能大额支出提前布局,如子女是否有出国留学规划、是否要购买房产等。对退休后的开支预估,在不降低生活水准的基础上,更要结合实际情况,不盲目追求超高标准。

第二步:读“政策”。根据我国养老相关政策,养老资金主要源于三个部分: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三者定位不同,互为补充。可根据自身缴费情况,估算未来能从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中领取多少养老金,同实现品质养老还有多少缺口。结合自身情况参与个人养老金计划、选择相匹配的产品。

第三步:定“策略”。各类养老金融产品具有不同的收益风险特征,投资者可结合自身风险偏好等因素,选择不同的产品投资。

表:各类养老金融产品汇总表

选定适当的产品之后,对于资金的投资方式,可考虑初始投入+持续几十年的投入、一次性投入、持续几十年分批投入等方式。投资额要量力而行,根据家庭财务结余状况,动态调整。

第四步:调“配置”.制定一份养老投资规划后,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环境、自身风险偏好等都会随之变化,需要定期检视、优化,确定不同资产类别的配置权重。

长期资产配置是养老金实现长期投资目标和控制风险的重要手段,发挥着控制风险和稳定收益的重要作用。投资者也可以把资产配置交给专业人士来做,例如,目标日期养老基金就是一款配置型的产品,随着投资者退休日期的临近,权益类资产的比重不断降低。

养老投资是一个长达数十年的过程,其本质在于资产的长期保值增值。因此,需要及早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那就从现在开始,为自己、家人开启一份“养老投资规划”吧。

数据及图表来源:易方达投资者教育基地。

声明:本资料仅用于投资者教育,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我们力求本材料信息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及时性不作保证,亦不对因使用该等信息而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关键词: 战胜心魔

责任编辑:Rex_08

推荐阅读

三星6320c_三星6330

· 2022-12-08 09:55:48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诚聘英才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8-2020 icebox.rexun.cn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热讯经济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05723号-6
文章投诉邮箱:2 9 5 9 1 1 5 7 8@qq.com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