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货币基金与银行理财收益率不断走低,年化3%左右的收益率让不少投资者心寒。然而,打开一些第三方销售平台软件,穿着理财马甲的保险产品销售格外火爆。“定活两便”“中低风险”“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8.88%”……贴上这些标签的保险产品,其实与当年在银行柜台销售的理财型保险并无分别。
消费者购买理财产品看中的是金融资产保值增值。当前,如果选择一年期以内的理财产品,大家需要接受低于4%的收益水平与流动性损失;若要追求更高收益水平,对流动性又没有要求,不妨考虑更为安全的大额存单;如果对流动性有更高要求,目前银行提供的“活期+”产品也是不错的选择。
这样看来,理财产品的选择相对简单。但是,把理财产品投资期限与收益水平简单套用到保险产品上是不成立的。从目前销售的保险产品来看,投资连结型保险虽然长期收益不低,但锁定周期较长,且短期收益具有不确定性。年金保险虽然具有稳定收益率,但按照监管要求,最快也要缴纳保费5年后才能获得收益,一旦提前领取还会损失部分现金。万能险账户虽然资金进出灵活,但保险公司往往要收取一定比例手续费。保险产品的这些限制,与近年来监管部门提出的“保险姓保”,让保险回归本源的监管思路一脉相承。长期来看,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保险公司均有好处。
此外,还有一些保险资管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配置了股票、股票型基金等权益类资产,虽然比例不高,但仍会导致产品净值产生一定波动。如果消费者购买了这类产品,最好持有一年以上,短期频繁申赎很可能引发亏损。
从这个角度看,第三方销售平台“混搭”的销售行为确实有“指鹿为马”之嫌,仍需进一步规范。消费者想要避免踩坑,需认真阅读保险产品条款,充分了解保险产品类型、保障责任等。如果在理财产品合同中发现“保险”“犹豫期”等字眼,更要特别留心。
理财与保险,本无优劣之分,各司其职就好。对普通消费者而言,了解自身风险偏好与实际需求最为重要。无论是线上购买,还是线下签约,均需擦亮双眼,谨慎选择。
责任编辑: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