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保险公司增资、发行资本补充债“补血”超过700亿元。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今年上半年,27家保险公司获批增资合计252亿元;4家保险公司获批发行资本补充债规模合计505亿元;二者合计757亿元。
不过,亦有个别保险公司日子并不好过,靠借款度日。比如,中法人寿本年度累计向股东鸿商集团借款2750万元,主要用于应对流动性风险、支付存量保单到期、退保等与客户相关的利益支出,满足维持日常运营的基本需要。
增资、发行资本补充债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今年上半年,27家保险公司获批增资合计252亿元。
其中,国华人寿控股股东天茂集团(000627)以及三家新股东湖北省宏泰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武汉地产开发投资集团、武汉市江岸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一起向国华人寿增资95亿元,创下近三年来寿险行业增资数额之最。
此外,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今年上半年,4家保险公司获批发行资本补充债,规模合计505亿元。
具体而言,中国人寿、珠江人寿、百年人寿、平安产险分别获批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10年期可赎回资本补充债券,中国人寿发行规模不超过350亿元、珠江人寿不超过35亿元、百年人寿不超过20亿元、平安产险不超过100亿元。
对此,一位保险公司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今年的这一规模和往年同期相比较多,但是增资、发债等从申请到获批时间上有不确定性,整体看属于正常水平。”
某保险资管公司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这些因公司而异。“保险公司补充资本不外乎提高偿付能力、抵御风险,以及谋求转型发展等。自‘偿二代’试运行以来,不同风险的业务对资本消耗不同,之前一些业务风格激进的保险公司补充资本金压力明显。”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19年一季度末,178家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45.3%,较上季度上升3.3个百分点,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33.4%,较上季度上升2.8个百分点。其中,财产险公司、人身险公司、再保险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71.8%、238.3%和335.7%。104家保险公司在风险综合评级中被评为A类公司,70家被评为B类公司,1家被评为C类公司,2家被评为D类公司。
目前,保险公司仍具充沛的发债空间。根据《保险公司发行资本补充债券有关事宜》,保险公司持有其他保险公司的资本补充债券和次级债券的余额,不得超过该公司净资产的20%,而保险公司发行的资本补充债券及次级债券之和,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00%。
个别公司“借款度日”
与实现增资扩股或发行资本补充债的保险公司相比,个别公司处境相对尴尬。中法人寿最新披露的与鸿商集团签署的借款协议公告显示,此次为中法人寿向股东鸿商集团在本年度第三次借款,借款资金为750万元,主要用于应对中法人寿出现的流动性风险、支付存量保单到期、退保等与客户相关的利益支出,满足维持日常运营的基本需要,借款日为2019年6月26日。中法人寿本年度已累计向鸿商集团借款2750万元。
中法人寿2019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因资本金长期未得到补充,在以风险为导向的偿付能力评估体系下,经营费用支出导致实际资本持续下降,总体偿付能力低于监管要求水平。
曾长期与中法人寿在偿付能力上并称“难兄难弟”的新光海航人寿,目前已开始恢复元气。2018年10月,新光海航人寿股权变更尘埃落定,海航集团将其持有38%的股份转让给香江金控,将其持有12%的股份转让给冠浦地产;新光人寿将其持有的15%的股份转让给柏霖资产,将其持有的10%的股份转让给国展投资。
新光海航人寿注册资本从5亿元增至12.5亿元。增资后,新光人寿持有25%股份、柏霖资管持有20%股份、香江金控持有20%股份、国展投资持有14%股份、乐安居房地产持有11%股份、冠浦房地产持有10%股份。
新光海航人寿2018年四季度核心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为604.5%、2019年一季度核心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为622.47%。目前,新光海航人寿已经更名为鼎诚人寿,并经批准解除行政监管措施,可以正常开展业务及增设分支机构。(李致鸿)
责任编辑: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