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险 >

任职八年掌舵转型 太保寿险新业务价值率翻3倍,业内赞其坚守定力求真务实

6月23日晚间,中国太保(601601.SH)发布公告,显示其控股子公司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保寿险”)董事会在6月21日收到徐敬惠的辞职报告,徐敬惠因年龄原因辞去太保寿险董事长、董事职务。

27年太保路,8年掌舵人,徐敬惠在太保寿险经历了转型1.0的整个过程。在其推动下,太保寿险从以追求保费规模为导向,逐步向谋求新业务价值靠拢,转型成效凸显。而这背后,除了太保自身的战略定位,也含有徐敬惠对于寿险行业发展观测的态度与预估。值得一提的是,多位业内人士向蓝鲸保险透露,从太保转身离开的徐敬惠,或将赴安邦保险,帮助其重组。

值得关注的是,刚刚踏入转型2.0的阶段太保寿险,在近期接连面临总经理、董事长的更迭,业内人士分析,高管新任需要磨合,但短期内不会对转型战略产生影响,且高管的更替,一定程度上或也说明太保寿险转型的决心。从太保寿险当前释放的信号来看,代理人渠道、各季度业务均衡性等领域,均将是转型2.0的重点。未来太保寿险如何在寿险领域航行,值得关注。

任职八年掌舵转型,太保寿险新业务价值率翻3倍

到龄离职的徐敬惠,是中国太保的老将。据蓝鲸保险了解,现年62岁的徐敬惠在1991年加入中国太保,曾任国内业务二部总经理、大连分公司总经理等多职,2011年起担任太保寿险董事长,目前兼任长江养老董事长、太保资管董事等职务。

而正是在徐敬惠担任董事长的8年间,引领太保寿险走过了转型1.0的整个阶段。在徐敬惠的离任公告中,中国太保也强调了对徐敬惠为太保寿险的寿险业务结构优化、渠道结构转型所付出努力的感谢。

回溯来看,2010年以前,寿险业“老三家”中国人寿、平安寿险、太保寿险分庭抗礼,保费收入在业内稳居前三,但在2010年,太保寿险跌出老三家,被新华保险取而代之。

此时,徐敬惠走马上任,任职太保寿险董事长,同时,太保寿险开启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聚焦营销,聚焦期缴”的战略转型之路,逐步压缩银保渠道,削减低价值的趸交业务。只是转型阵痛难避,太保寿险也未能成为例外,转型后保费收入增幅锐减,从2010年同比41.74%的保费增速骤减至2011年的6.1%,随后3年保费增速分别为0.3%、1.8%、3.8%,对应市占率也逐年下滑,从2011年的9.7%逐步缩减至2014年的7.8%。

2015年,太保寿险保费收入突破千亿,同比增幅重回双位数,达到10%,转型阵痛稍缓,但仍跑输行业,市占率进一步缩减至6.8%。此后,太保寿险的回暖迹象进一步明显,2016年、2017年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增幅分别为26.5%、27.9%,恢复此前的“老三家”阵容;2018年,在寿险行业整体增幅仅有0.85%的前提下,太保寿险原保费收入实现15.3%的同比增幅,已显复苏。

而在原保费收入减速又回暖的期间,太保寿险的新业务价值率从2011年的13.6%,提升至43.7%,翻逾3倍;太保寿险一年新业务价值从2011年的37.14亿元增至2018年的271.2亿元;此外,2018年剩余边际余额达到2854.05亿元,同比增长25%,盈利能力也表现积极。

销售渠道结构也实现明显调整,太保寿险2018年个人客户业务中,通过代理人渠道实现的保费收入占比达到93.49%,与2011年之前银保渠道业务占比超5成的结构已有明显差异。

业内评价:战略定力突出,或赴任安邦保险

“回首来看,转型的决定是非常明智的,但当时转型的压力确实不小”,徐敬惠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曾如此感慨道。对于太保寿险而言,虽然长期转型不可言是“一人之功”,但徐敬惠作为掌舵人,对太保寿险的战略定位与抉择中必然占据最重的分量,这其中,也融汇了徐敬惠作为保险业老将对于行业发展的态度和前瞻性预估。

“暂时的负增长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认识到世界已经发生变化,经营逻辑仍停留在粗放发展模式的窠臼里”,早前,徐敬惠曾对太保寿险的转型阵痛明确态度,而对于大型保险公司而言,忍受阵痛期,并非易事。

在太保寿险转型初期,徐敬惠曾公开表示,要多层面进行转型,不仅要打造大个险经营体系,推动渠道业务转型,还要把握政策机遇,推进养老险和健康险发展;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延伸寿险产业链;加快产品研发体系、营运服务体系、内控管理体系全面升级等。

此后,针对于上述转变,徐敬惠也多次提出观点。首先,针对于养老险与健康险的发展,徐敬惠指出,“养老和健康的需求不是孤立的,因此整体性需求不仅仅要获得保险金的给付,更多的是一揽子的健康养老保障的服务”,基于看好,在太保寿险业务推进的同时,太保集团与安联保险设立的太保安联健康保险公司设立展业。

对于业务是否存在冲撞或同质化竞争的现象,徐敬惠的观点是在前期为健康险公司提供助力,各自明确产品线定位与布局,优先布局区隔产品,形成互补。

而在资管方面,兼任太平资管董事的徐敬惠也有自己秉持的态度,徐敬惠曾明确强调,险企的资源机构应在内部管理人和外部管理人在业绩对标、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层次区别;同时对于险资配置,他也曾给出建议,“资产配置可适当提高海外资产配置力度,扩大另类投资领域,同时参与新兴资产类比,如农场、森林等,同时探索险资与医疗样等产业的融合”。

基于此,对于徐敬惠对太保寿险转型的领导成效,业内多持肯定态度。“君子务本,本立道生”,保险学者王和对蓝鲸保险分析指出,徐敬惠带领太保寿险转型取得的成功,背后独具深层原因,“在太保寿险此前的转型期间,保险行业,尤其是寿险行业中,不缺随大流者,多数看重资金发展而非保险的保障性与价值”。在王和看来,徐敬惠能够认识并把握根本,包括保险,或者说整个金融业的逻辑,市场逻辑以及企业经营逻辑。同时有创造性地因人、因地和因时制宜,求真务实、步步为营,有结构、重平衡地实施改革与发展。

“徐敬惠非常难得的是有定力,不在意外界的说法,坚守定力做正确的事,把正确的事完成”,王和进一步分析道,“此外,徐敬惠能够促进整个团队形成一种集体共识,形成定力,实现坚守。因为战略固然重要,坚定执行更重要,而达成集体共识是前提和基础。很多事,很多时候,往往是因坚守才正确,才能成功”。

“从太保的成绩来看,徐敬惠的贡献明显。他的战略思维比较突出,也有较强的战略定力,这点很难得”,一家来自于中小型寿险公司的负责人也持有相似评价。

那么,从太保寿险离开的徐敬惠,真的将到龄退休么?业内普遍持否定态度,而对于徐敬惠去处的答案,则主要聚焦于安邦保险集团。2018年2月,原保监会对安邦保险集团进行托管,托管组中,徐敬惠任副组长。目前,多位业内人士均向蓝鲸保险表示,“徐敬惠或会从接管安邦保险变成任职”,“不排除继续在安邦保险集团重组进程中发挥专业价值”。

高管接连更迭需磨合,太保寿险转型2.0待关注

2019年年初,徐敬惠对未来寿险业的发展提出预判。其中,指出作为价值主要来源的代理人渠道,存在的制度性缺陷与现实性困难将愈发凸显。同时强调,大型险企将更加聚焦以代理人渠道发展为核心的价值转型,且集聚效应更加明显。

行业前行趋势中,董事长离任的太保寿险又将驶向何方?事实上,当前,太保寿险正处于相对关键的节点。

2017年,中国太保完成董事会换届,并启动转型2.0,伸出“人才、数字、协同、管控、布局”五个触角,助推中国太保的转型深化。转型新阶段开启的同时,太保寿险的高管层开始逐步更替。

2019年3月,太保寿险前总经理钱仲华因工作变动辞去太保寿险董事、总经理职务,由太保老将潘艳红副总经理作为临时负责人代任总经理;5月,太保寿险董事长孔庆伟选举为太保寿险董事,潘艳红正式被任命为太保寿险总经理。

对于管理层的变动,中国太保董事长孔庆伟表示是基于公司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新老交替,上下交流,是正常的,是为了公司业务能够保持持续活力”。而对于新任董事长的人选,太保寿险并未给予直接回应,但有业内人士预估,或是刚刚在5月补任董事的孔庆伟。

“高管班子变动下,新任领导在办事风格、战略细节等方面均需要进一步磨合,但中国太保现在整体的转型战略已经明确,个别领导的变动,短期内对太保寿险的影响不会太明显”,“中国太保是上海市管单位,政策、战略具有延续性,还是会按部就班推进转型”,“总经理、董事长接连更替,一定程度上也能看出转型的决心”,多位保险业内人士持有相似观点。

新的战略转型布局情况如何?在中国太保2018年的业绩说明会上,徐敬惠曾表示,2018年寿险新业务价值率已创新高,同比增幅达到43.7%,下一步或难以达到这一增幅,未来的关键是保持持续性与平衡性。基于此,在核心业务方面,太保寿险将关注个人业务的新增长模式,包括如何推动优质增员,如何提升人均产能,实现“优增、强训、高留”。

而对于2019年初太保寿险新保业务负增长的现象,徐敬惠也曾提出,“人为制造的开门红业绩不可持续,要推动业务在不同季度间均衡发展,未来将逐渐调整开门红期间的业务增速,从而更有利于财务资源的分配,人力的发展消化”。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08

推荐阅读

三星6320c_三星6330

· 2022-12-08 09:55:48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诚聘英才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8-2020 icebox.rexun.cn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热讯经济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05723号-6
文章投诉邮箱:2 9 5 9 1 1 5 7 8@qq.com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